黃渣土鋪成“綠道路” 環境集團創新技術運用助力我市“渣土不出城”
南京城建集團公眾號發文: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發揮市級環境國資平臺的核心骨干作用。
在南京市最大的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內,一條長400米、寬7米的環形道路正在接受檢測。與常規道路不同,這條道路90%由廢棄渣土構成,實現了建筑渣土利用從路床到基層的跨越,是一條可以將建筑垃圾“變廢為寶”的“綠道”,為我市“渣土不出城”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防水性抗壓性好,可降低30%工程成本
這條“綠道”,是由市城建集團所屬環境集團子公司——南京綠建新型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8月份成立以來推出的首個以固化土作為道路結構層的應用項目。該項目位于環境集團運營的江北廢棄物處置中心二期場內,9月18日已完成全線道路基層施工。經后續檢測,該條由綠建公司固化土技術鋪設的道路可滿足無側限抗壓強度、彎沉、壓實度等相關指標要求。其中,基層無側限抗壓強度為4MPa,該指標可滿足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極重、特重交通的強度要求。
該項目以不同配比的固化土作為路基材料,代替傳統道路使用的水泥穩定碎石層,通過實時稱量系統,按照設計配比添加固化劑,現場進行拌和,經攤鋪碾壓后成型。據了解,綠建公司研發應用的固化劑具有抗水性好、強度高、可連續攤鋪等優點。整體施工環節與傳統水穩材料類似,找平、碾壓、覆蓋養護一氣呵成,使用常規設備即可,無須增加專用設備,造價可控,可降低30%的工程成本。
助力“渣土不出城”,實現建筑垃圾資源化
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建委今年發布的地方標準中,已經明確將渣土用于市政道路路床、底基層的相關要求。在該項工程中,綠建公司在執行地方標準的基礎上,將渣土應用道路鋪設實踐拓寬至底基層、基層,為南京市推行更高標準、更適用的渣土資源化技術積累了更多工程經驗。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市主城區土方申報量約為2000萬方。近年來,因受本市渣土回填場地容量少、外市渣土處置場運距遠、工程建設工期緊出土量大,以及交通道路管控等諸多因素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市工程渣土出土效率。該項技術推廣應用后,可減少工地渣土外運量,降低石、砂消耗,使工程渣土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化利用,為南京無廢城市建設服務。
突破道路基層采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難題
為推進南京市“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戰略實施,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發揮市級環境國資平臺的核心骨干作用,今年8月4日,南京環境集團與南部新城、水務資源公司、路液公司成立了南京綠建新型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城市建筑垃圾處置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環境產業技術研發與咨詢,環保產品開發與銷售;環境設施土地和物業資產的開發和利用;環境治理相關服務,環境業務的產業運營和資本運作等。
今年6月,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實施由環境集團參與主編的《建筑廢棄物在道路工程中應用技術規范 第3部分:工程渣土》(DB3201/T 1037.3-2021)技術規范。以該項地方標準為契機,綠建公司在實踐中積極推動固化土產品的推廣及運用,在上述技術規范的標準上,進一步拓展了技術應用范圍,突破了以往將建筑垃圾在道路全結構層應用的難題,實現了道路基層再生產品鋪裝。南京環境集團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負責人范惜輝博士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總結該項技術成果,加大試點推廣力度,為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提供更多的創新思路?!?/span>
供稿:集團工程部 環境集團
上一篇:第三屆全國土壤工程學術研討會(第二輪通知)
下一篇:助力“無廢城市”建設!南京綠建新型環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