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全國土壤工程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麻省理工學院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第三輪通知)
2019年9月25-29日,中國西安
當前,土壤學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重要,但缺乏傳統土壤學領域所涉及的土壤工程應用。為了加快土壤學和工程學的學科交叉融合,在國際范圍內推動土壤學界和工程學界交叉領域的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促進土壤工程學科的建立和發展,由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工程工作委員會主辦,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承辦的“第二屆全國土壤工程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麻省理工學院ILP全球創新(西安)論壇”將于2019年9月25-29日在西安召開。
會議將展示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科技創新成果,工程學與土壤學交叉、服務于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的新成果與發展趨勢,以及有關新材料及技術應用展示等?,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
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工程工作委員會
二、承辦單位
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陜西省土壤學會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土壤環境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
三、協辦單位 (持續更新中)
四、會議主題
本次會議圍繞“土壤工程與鄉村振興”和“科技創新”主題,充分體現“土壤工程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會議宗旨,推進土壤工程前沿創新成果與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增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土壤工程學科快速發展,加快土壤工程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主要議題如下:
土地整治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
土壤生態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處理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
退化土壤修復理論、技術與工程
固廢土地處置技術、工程及應用
土壤固化與土建工程
五、特邀專家(持續更新中)
羅錫文(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
祝凌燕(長江學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吳龍華(杰青/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
譚文鋒教授(杰青/華中農大教授)
張穎教授(杰青/東北農大教授)
李占斌(副校長/西安理工大學教授)
韓曉增(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
謝德體(西南大學教授)
張興昌(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研究員)
田長彥(中科院新疆生態地理所研究員)
呂正勇(北京高能時代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工)
美國麻省理工科學家2名
六、會議組織委員會
主任:董元華(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工程工作委員會主任)
副主任:馮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長)
委員:趙曉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產業聯盟中心項目主任)、劉寶元(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興昌(陜西省土壤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朱偉(河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梁文舉(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劉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商建英(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李世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劉云(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李慶輝(江蘇路業建設有限公司)。
秘書:韓鳳朋、劉云
七、會議學術委員會
顧問:邵明安院士
主任:董元華研究員
副主任:韓霽昌(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董事長)、李占斌教授(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
委員:馮浩研究員(水土保持研究所)、祝凌燕教授(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趙曉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產業聯盟中心項目主任)、劉寶元(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偉教授(河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梁文舉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劉英研究員(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商建英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李世清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
八、時間與地點:
2019年9月25日– 9月29日(25日報到,26、27日學術交流與研討,28日考察,29日離會),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學術會議中心。地點: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興泰七街439號(詳見附件1)。
住宿分別安排在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學術會議中心、西安鐵建大酒店,兩個酒店距離步行不超過5分鐘,酒店房價如下表,建議學生入住西安鐵建大酒店。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酒店預訂請登錄:http://kaili.kailimice.cn/f/hZmfqR;或在回執中注明預定信息。
標準間/大床:370元/間/晚 | |
標準間/大床:310元/間/晚 |
九、交流方式:
大會報告、墻報、研究生論壇
十、會議論文的征集
征集范圍:土地整治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土壤生態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處理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退化土壤修復理論、技術與工程、固廢土地處置技術、工程及應用、土壤固化與土建工程。
論文提交:截稿日期:2019年8月10日;注冊和投稿網址:(http://meeting.esciences.com.cn/SoilEngineering2019;郵箱為:soil@ms.iswc.ac.cn)
論文格式:論文詳細摘要內容包括:題目(二號黑體),作者姓名(四號宋體,作者姓名間空兩格)、所屬單位(五號宋體),文章摘要(五號宋體)及關鍵詞(五號宋體),作者簡介(小五號宋體,包括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務、職稱、主要研究領域及聯系方式等),總字數800字左右;論文全文要求包括圖表控制在8000字以內。格式參考《土壤學報》(《土壤學報》論文范例:http://pedologica.issas.ac.cn/trxb/ch/reader/view_fixed_content.aspx?id=20090605173143001)。
上一篇: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關于發布《2018年度江蘇省公路水運工程科技成果推廣目錄》的通知
下一篇:2022我國固廢治理走向何方?